周東亮在《群眾》雜志撰文: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摘要:
周東亮在《群眾》雜志撰文: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摘要:
分類:頭條新聞
發布: 2023-09-14 00:00:00
《群眾》雜志2023年第17期刊發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東亮的文章 《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現全文轉發,以饗讀者。
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文化數字化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戰略選擇。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賦予江蘇“四個新”的重大任務,要求江蘇“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江蘇省演藝集團作為國有文化企業的主力軍,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在傳統藝術形式和現代藝術形式之間尋求融合點,不斷推進文藝形式融合創新,為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實現良好傳承和長效發展發揮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省演藝集團作為全省舞臺藝術創作生產引領者、重大主題性創作演出任務承擔者、基層文藝院團業務發展示范者,聚焦主責主業,緊緊圍繞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目標,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牢牢把握正確的創作方向,以高質量藝術生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文化數字化為了人民,文化數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省演藝集團把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數字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和演出活動,大力推進傳統文化進基層進人心,推動人民群眾對演藝事業的關注和參與,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推動文化數字化發展,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
加強文化宣傳教育。在數字化時代,省演藝集團作為文化傳承和演藝推廣的重要力量,充分認識到數字化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并采取積極的措施,通過視頻、圖片、文字、演出等多種宣傳形式,加強數字化文化傳承的宣傳教育,將數字化文化傳承的信息傳遞給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觀眾,以推動傳統文化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和傳承。
培養專業數字化人才。在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過程中,文化產業數字化人才面臨短缺形勢。省演藝集團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從藝術創作、劇目合成、演出運營、線上展播等領域,加強數字化體系建設,提升關鍵知識的運用與實踐,強化數字化知識管理,提高數字化人才培養效率與效果。同時,加大對演藝場所的建設和改造力度,提供更好的演出場地和設備,為數字化人才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
為加快文化數字化建設,省演藝集團積極打造數字化文化產品新模式,推進文化傳承數字化發展,更好促進數字技術和文化深度融合,實現以數字賦能促文化蝶變。
系統性謀劃,搶占文化數字化趨勢的制高點。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是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省演藝集團通過創建演藝數字化生產基地、制定文化數字化發展計劃等一系列舉措,聚焦戲曲版權再利用課題研究及項目推動,成為業內系統性研究、全面迎接文化數字化形勢的國有文化企業。在文化數字化轉化基礎上,積極拓寬思路,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多面融合,打造豐富多彩的文化作品展示的嶄新場景。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拍攝、信息建設、評估保護工作,積極實施非遺傳承人周云亮、沈佩華以及王麗堂、倪同芳、吳蕙明等藝術家的音視頻搶救性紀錄工作。加快推進江蘇演藝排練中心數字化升級工程,該中心將擁有近80個不同類型的表演空間,已經列入省十四五重點文化項目。
創造性探索,找準文化數字產業融合點。找準文化數字化的重點所在,推動數字化轉化創新性發展。省演藝集團于2020年成立了曦江南影業公司,為更多戲曲院團提供專業化的戲曲影視作品攝制場所,助力新時代文化傳承的繁榮發展。貫徹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演繹云”列入國家文化大數據生產線,進入省十四五規劃和省“數字化引領工程”。借助自主研發的“演繹云”大數據平臺,對省演藝集團上千部藝術作品進行數字轉化,構建形成戲曲IP、文創知識產權等數字形態產品交易體系,先后推出昆曲數字人、數字戲曲傳聲裝置、無人機空中編隊數字舞步等一系列研發成果。其中,基于傳統昆曲嘗試轉化面向元宇宙的首批4萬件數字戲曲藏品一經上線即全部售罄。一系列數字產品的推出,成為數字科技助力文化傳播的生動案例。
引領性實踐,打造數字文化發展突破點。數字技術的發展,帶給青年人不斷上新的文化生活場景,也讓戲曲進校園的傳承有了新的解題思路。先后打造了全球首款戲曲機器人“艾鰨”商業化演出、無人機立體演出矩陣空中商演等品牌亮點,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桿,其中東臺西溪景區非遺節無人機空中演出編隊被央視新聞報道,“艾鰨”戲曲機器人團登上央視總臺演出。此外,戲文書法數字教學平臺,讓孩子們在臨摹《桃花扇》《牡丹亭》等戲文并打分的同時,觀賞這段戲文的音頻或視頻表演。省演藝集團代表江蘇并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參與的演藝類企業成為央視融媒體基金參投人,截至目前涉及項目15個,為省演藝集團長遠發展注入活力。
省演藝集團積極利用社交媒體、移動客戶端等數字化平臺豐富拓展演藝傳播渠道,實現了線上線下雙平臺內容高效聯動,促進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一是依托數字網絡和融媒體技術,為戲曲愛好者開發了一款提供在線欣賞戲曲音頻、視頻等內容服務的軟件“戲嗨APP”,并與中國電信開展合作,上線中國電信網絡電視端,讓觀眾足不出戶打開電視看戲曲,擴大了文化產品的傳播范圍,提升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網絡化傳播推廣力度。
二是積極與南京奇果智能科技公司合作開發傳統戲曲線上點播欄目“奇趣梨園堂”,并在江蘇移動ITV上線,將江蘇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戲曲類音像資料進行數字化轉化、剪輯制作后形成傳統戲劇節目包上線,供戲迷點播包月觀看。此舉不僅增加了線上數字點播的盈利模式,也讓普通群眾隨時隨地領略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江蘇文化音像出版社獲得以U盤為載體的制作發行權,進一步擴展了業務范圍。
三是緊抓5G技術革新、場景化傳播縱深發展、短視頻興起的時代發展機遇,積極運營管理“戲嗨微信視頻號”和“戲嗨抖音平臺”,制作發布宣傳短視頻,擴大影響力。
責任編輯:冷 超
-
高處再攀高 | 集團2部優秀劇目入選2023年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投入劇目
2023-09-26 -
精彩紛呈 好評如潮 | 2023江蘇中秋戲曲晚會昨晚上演
2023-09-23 -
周東亮入選全國戲曲演員會演(生行、旦行)名單
2023-09-21 -
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揮部到集團進一步對接文化潤疆工作
2023-09-19 -
江蘇省演藝集團赴新疆伊犁州對接文化潤疆工作
2023-09-15 -
周東亮在《群眾》雜志撰文:探索新時代文化傳承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2023-09-14 -
國家藝術基金設立10周年優秀資助劇目匯演活動江蘇會場在江蘇紫金大劇院開幕
2023-09-14 -
第七屆華語戲劇盛典提名名單公布,話劇《西遷》榮獲兩項提名
2023-09-13

(025)84532100
江蘇省南京市小火瓦巷20號
jsyybgsh@163.com
